第七期
宁德师范学院
学生工作部(处) 2018年9月29日
【教育管理】
1. 9月1日,开学伊始,学生工作部(处)召开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辅导员、学工处干部期初工作会议”暨“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工部门研讨会。分管学生的副书记、一线辅导员及学工部(处)干部约50人参会。学工部(处)龚劲丹副部(处)长主持会议。
毛茂峰部(处)长做了《学生工作部(处)关于贯彻落实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思路和举措》的主题发言。雷永汉老师与大家分享半年来的访学心得。林猤老师交流了参加思政学习培训心得体会。钟春果老师介绍互联网+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情况。获得全省银奖项目的指导老师周罗椿谈《栀子花开》辅导感想,为了让与会者更形象感受当时省赛现场,会议还特别邀请了团队主要成员现场路演。张芳老师也交流了红色筑梦之旅辅导感想。欧嘉烟、林宏宇及黄丽艳三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反馈了今年暑期赴柘荣、广西、贵州及入户家访活动。王楠楠老师介绍职业生涯大赛备赛知识。辅导员协会傅亮老师针对上一年工作和新学年工作计划做了简明扼要的讲话。学工部(处)各科室的负责人也逐一反馈了暑期学生工作情况,并介绍了新学年工作思路、当前重点工作安排。
当日下午,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学院学工办主任们围绕“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各学院如何以“立德树人”为抓手开展学生工作。各位老师从不同层面分享了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立德树人”的深刻体会及回归学生刻苦学习,创建优良学风的举措。大家一致认为这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是对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的具体贯彻落实和具体部署。
基于会前大家的精心准备,大家发言立意高远、内容丰富、会议议程紧凑,取得较好成效,为新学年学生工作开了个好头。
2. 9月9日,我校喜迎2018级新同学!学工部(处)牵头招募化学与材料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体育学院志愿者共60名,负责动车站迎新工作。在如歌的秋雨中,志愿者们笑容满面,为新生报到提供优质、高效、全面的服务,让远离家乡的新同学们真切体会到来自学校的关心与爱护。校领导夏良玉、魏远竹、徐晓丹、谢向东、颜桂炀等逐一走访了各迎新接待点,慰问了迎新的老师、志愿者等,详细了解新生报到情况及住宿安排等情况,并对迎新工作提出更高更详实的要求。我校设立“新生入学绿色通道”服务点,开展2018级特困新生帮扶百人计划“八个ー工程”。当晚,我校今年共报到新生2875人,报到率达到97.4%,学生来自全国13个省(自治区)。
3. 9月12日上午,我校在东侨校区体育馆举行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校领导夏良玉、魏远竹、徐晓丹、谢向东、颜桂炀出席大会。校长魏远竹发表致辞,副校长颜桂炀主持开学典礼。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教职工代表、新生辅导员以及2018级全体新同学参加典礼。魏远竹校长代表全校师生对2875位加入“宁德师范学院”这个温暖大家庭表示热烈的欢迎,就如何担起时代重任,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教师代表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助理谢丹华老师、老生代表化学与材料学院2015级应用化学专业的危嘉敏同学、新生代表教育与艺术学院2018级学前教育专业汪颖同学先后发言。开学典礼上还举行了隆重的学生校徽佩戴仪式。全体新同学郑重将校徽佩戴在左胸前,一枚校徽承载着学校“使命、责任、追求”的精神,传承着宁德师院人的使命与荣光。
4. 2018年9月26日上午,东侨校区办公楼一层会议室,魏远竹校长牵头召开校学生工作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评定2017-2018学年“学生工作先进单位”“优秀辅导员”。颜桂炀副校长主持会议。学工部(处)汇报了本次考评办法、各项指标得分依据、评优建议名单,经全体与会人员充分讨论,最后会议评定2017-2018学年“学生工作先进单位”3个: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语言与文化学院;2017-2018学年“优秀辅导员”6人:张芳、黄丽艳、元佳珺、魏唯、林宏宇、周罗椿。
5.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文明宿舍建设的积极性,创造优雅的学习生活环境,推动我校文明校园建设,依据《宁德师范学院创建文明学生宿舍评选实施办法》(宁师院学【2017】22号文)有关规定,评定97间宿舍为2017-2018学年校级“文明学生宿舍”(原2017-2018学年宿舍)。分别为教艺与艺术系13间、数理学院2间、生命科学学院9间、化学与材料学院12间、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20间、经济与管理学院20间、语言与文化学院17间、马克思学院2间、体育学院2间。
6. 为了全面掌握和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开展校园不良网贷和宗教信仰情况排查,9月29-30日,学工部(处)牵头组织各二级学院面向全体在校学生8449人开展学生信息登记工作。
【创业就业】
7. 8月28日,福建省第四届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厦门大学落下帷幕。我校“栀子花开”项目获银奖,“参生不息”“习小宁”“绿光计划”等3个项目获得铜奖,同时我校还荣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精准扶贫奖和优秀组织奖,化学与材料学院陈峰教授荣获“创新创业优秀导师”荣誉称号。这是我校自参赛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获奖数量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居于前茅。
本届大赛由福建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共同主办。此次大赛分为主赛道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和就业型创业组四个组别,并增设“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大赛共吸引全省87所高校的8.93万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人数33万人次,占我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的40%。
我校高度重视本届大赛的动员和组织工作,学校成立由书记和校长担任双组长的大赛工作领导小组, 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强化重点。通过校院两级联动,广泛发动全校师生踊跃参与,报名项目数超过850多个,参与学生达3300多人次。其中,“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报名项目数178个,根据学科专业特点,9个二级学院成立了相应“红旅”小分队,积极对接农户、合作社等单位,签约项目30余个,得到各类媒体报道20余篇次,学校通过校赛选拔、项目打磨训练、模拟路演等环节,不断提升参赛项目质量,我校有15个项目喜获得每项5万元的资助。
比赛过程中,校党委书记夏良玉、副校长颜桂炀到厦门大学看望鼓励参赛师生,并出席颁奖典礼。
5. 9月20日下午,由校学生工作部(处)主办、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承办的我校第十一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在行政楼三楼报告厅成功举行。担任本场比赛的评委有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研室主任韩燕霞老师、全球职业规划师王楠楠老师等。此次决赛共有九名选手,经由院选拔推荐,学校组织专家书面评审后推荐产生。决赛分为作品展示和评委提问两个环节。最后,韩燕霞老师对本次大赛进行精彩点评,充分肯定了选手的表现。职业规划大赛作为我校学生素质教育品牌活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力地传播和普及了职业规划理念,引导同学们学会科学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帮助同学们树立职业规划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对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8. 9月27日,我校颜桂炀副校长带领学生工作处处长毛茂峰、语言与文化学院副书记陶莉等4人赴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厦门理工学院两所兄弟院校参观学习。重点参观了创新创业园,两所院校相关领导、老师详细介绍了各自学校创新创业园的发展历程、运行机制及教育模式等。双方还就如何孵化学生创业团队、打造优秀双创导师团队、学生服务团队进行深入交流。为我校创新创业工作开拓了思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资助管理】
9. 学生工作部(处)积极响应福建省教育厅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展高校资助育人“三行”教育活动的号召, 圆满完成2018年暑期安排暑期暑期资助政策宣传、困难生入户走访活动。暑期我们选定宁德市柘荣县、广西南宁线、贵州遵义线和宁德市寿宁县四条走访线路,派出五支队伍,其中老师10人,学生资助宣传大使12人,共完成资助政策入户宣传15户,走访22位老生家庭和3位新生家庭,来回共计往返近一万公里
7月16日-7月18日,龚劲丹副部(处)长带队的柘荣走访队与柘荣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林恒杰主任一同走村串巷,看望、慰问我校柘荣籍6位贫困学生家庭,另一支队伍由我校十名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前往宁德市柘荣县15户贫困家庭开展资助政策乡村行宣传活动。7月29号至8月2号,毛茂峰部(处)长带队的广西走访队深入南宁市马山、上林、横县、隆安、西乡塘等区、县,对9户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8月2日至8月7日,龚劲丹副部(处)长带队的贵州走访队顺利完成了对遵义市红花岗区、湄潭县、凤冈县、务川仡佬族自治县等地7户困难学生家庭的入户走访慰问活动。8月30日由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谢仲榛带队的寿宁县新生走访队对3户困难的暂未报道的新生进行入户走访慰问,这是我校首次走访新生,将绿色通道延伸至新生家中,将应急救助关爱送到家。
10. 为认真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切实保证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得以精准落实,9月18日下午我们邀请了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培训师章庄玥和耿明亮两位培训师到我校为全校辅导员进行培训福建助学APP系统。做好困难生认定工作开展是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社会资助、勤工助学等资助工作的前提,备受同学们关注及老师们关注。培训期间,在座辅导员们认真听讲、踊跃提问,各自提出了系统操作过程中的困惑,取得预期效果。
【心理健康】
11. 为了提高公众对预防自杀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9月10日展开了以“善待生命,善待自己”世界预防自杀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校学生心理自助中心的同学们组织了“防范自杀的知识科普、主题签名活动、留言寄语、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程彦华老师举办预防自杀讲座等一系列有关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省运学工】
12. 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将于2018年10月19日在宁德市举行,宁德师范学院有2871人位同学参加开幕式大型节目表演及红旗、鲜花等方阵。为了组织好同学们参加本次活动,为宁德争光,为宁德师范学院争光,在宁德师范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全体政工干部及学生实行夏良玉书记部署的“党建+”模式,组织表演志愿者排练,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市委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认可。
本次集训我校实行“党建+表演方阵”的管理方法,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近3千名表演志愿者根据表演内容被分为5个临时党支部,每个临时党支部支部书记由5位分管学生工作的二级学院党委副书记担任,各临时党支部的工作人员为各学院辅导员,各方阵所有学生预备党员都编入相关临时党支部。临时支部书记是该表演方阵的总负责人,辅导员承担上传下达及帮助助排教练维持纪律等工作,学生党员在各表演方阵起着学生内部组织协调及模范带头作用。这样使每次排练都能有序有质量进行。
本次集训我校实行“党建+干部考核”的监督模式,充分调动临时支部党员的积极性。组织部以此为契机,制定干部考核机制,同时委托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协助他们对5个临时党支部每位老师的表现进行考核,并形成考核档案,为将来干部选拔做准备。这样充分调动了全体政工干部的工作热情。
本次活动全校各部门之间互相沟通、密切配合,老师们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中。
13. 省运会开闭幕式志愿者表演临时第一党支部负责茶丛、轿鼓、海浪布三个节目,主要涉及经济管理学院、语言与文化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三个学院,包含9位工作人员,2位助排老师,1125位学生志愿者(含8位预备党员)。成立以来,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统一思想,增强凝聚力,加强协调,及时解决志愿者需求,高效处理遇到的问题和各种事件。每次训练,支部工作人员队伍全员全时段到岗到位,做好人员点名、整队、领水、领取盒饭等组织和后勤保障工作。作为人数最多的支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及时收集学生训练、表演服装尺码、课程等信息,以便学校统筹安排相关工作,顺利完成集训工作。
14. 临时第二党支部由4位党员教师组成,负责“采花女”节目282位女生集训工作,该节目主要由教育与艺术学院学生承担。为积极发挥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及“党旗所在就是团旗所向”的指导方针,支部建立由临时支部书记——辅导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团干组成的组织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党员及团干的积极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中。及时将学生反馈、解决“涉及改签费用的退费”、 “训练期间学生补贴的发放”等相关问题。学院旧区237位志愿者暑期搬迁新区集训,极大缓解学生的情绪,给予学生最实际的服务。
15. 临时第三党支部主要负责高板节目的排练工作,又简称为高板支部。现有11名辅导员,3名助排教练,分别来自学校团委、经济管理学院、语言与文化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体育学院。表演志愿者中还有学生预备党员4名,学生590多人(全部都是男生)。同学们在天气炎热、蚊虫叮咬、晚餐不正点、道具又高又重、导演对队列进行多次创新变化的情况下,进行高标准、高质量节目训练,顺利完成阶段训练任务,达到导演组的目标要求。训练过程中,学生志愿者作风过硬,接受能力强,掌握要领快,文明素质高,获得导演组、有关媒体、有关领导的高度好评。
16. 2018年7月初,由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数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4个学院8名党员老师以及13名学生预备党员组成的第16届省运会宁德师范学院志愿者临时第四党支部成立,负责新、旧校区612名学生排演开幕式“芯片”舞段的组织和节目组协调工作。目前已经完成7次校内排演和1次进场排演,排演安全有序,并在9月21日进场排演时得到了谢南总导演的高度认可,这凝聚了支部全体师生的辛勤付出,也凸显了临时党支部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
17. 临时第五党支部成立初始,负责配合开幕式表演的大足球(30人)、大机器人(10人)、金娃娃(10人)三个舞段的训练工作,支部成员有:助排教师2人,工作人员2人,志愿者50人。8月25日,根据组委会安排,增加红旗(50人)、鲜花(50人)、引导员(30人)三个方阵。9月底,根据省教育厅安排,又增加高校红旗方阵(80人)。支部成员现有教师党员7人,志愿者260人。共有三个舞段和四个方阵的训练任务,其中四个方阵为新增项目。为了更好开展工作,制定了临时党支部省运会工作基本要求,强调各舞段、各方阵互相协助,要求党员教师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
【宁师易班】
18. 暑期期间,我校易班积极各社会实践团队参与福建省易班“福建学子‘三下乡’,共建盛夏青春梦”主题征文征集活动,收集并挑选出10余篇优秀作品参与省易班评选。我校因组织有序,参与人员多、获奖作品多,最后荣获“最佳组织奖”。
19. 新学年伊始,我校易班举办“遇见宁,我的易中人” 线上线下主题迎新活动。易班APP随录取通知书第一时间和新生见面,他们通过扫二维码,在开学前就可完成注册认证,并通过易班APP首页的迎新轻应用,了解宁德师范学院,了解宁师易班。9月8日与9月9日举办线下落地迎新活动,通过扫码评论刮奖,给新生提供一个线上表达对新学校的感想,并可刮奖获得宁师易班周边,通过活动的方式使新生玩转易班。线下迎新活动受到了校领导与同学们的广泛好评。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学校对迎新的报道也登上了全国易班头条。
【学院学工】
20. 语言与文化学院积极组织志愿者参加省运会开闭幕式茶丛、高板节目表演训练。两个节目隶属不同临时党支部,学院统筹安排,做好工作分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克服训练难点。针对茶丛节目参训人数多、造型难度大的难点,按照班级划分工作小组,制作详细到468人的具体站位示意图,提前分发给学生熟悉站位,提高训练效率。高板节目训练难度大、时间紧,学院一方面积极配合所在党支部做好学生组织工作,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协调学院课程、组织的活动和考试,做好相关保障工作。
21. 9月9日,教育与艺术学院迎来了466位2018级新生,并于当天下午召开家长见面会,与45位家长朋友面对面交谈,共同做好家校联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9月13日举行我院新生入学典礼,院领导从专业教育、思想引领、等方面,给予新生引导,有利于新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同时,学院行知实验班的第一批8位同学走进蕉城洋中中心小学,利用每周三下午的时间给小学生们开设兴趣社团,给予学生锻炼,做到知行合一。
22. 9月10日,体育学院2018级新生齐聚在求知楼B区101,召开了新生开学仪式,李建良老师主持。首先,由郑敬容书记上台做“新生入学动员”讲话,随后由叶晓阳副院长向新生介绍“专业教育”,并对新生提出要求,接着,学生代表16级黄蓉同学和新生代表戴沄泷同学讲话,他们表示要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一起为构建和谐的班级、学院贡献自己的力量。
23. 为帮助2018级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搭建学院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近期,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学院实际,开展了系列新生入学教育活动。新生报到当天,为每名新生准备了极具学院特色的书签和签名章,组织召开了新生家长见面会;随后,召开了第一堂班会课《不畏将来,不念过去--萌新们该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党委书记游国斌教授上《摆脱贫困》专题讲座等;军训期间领导多次深入学生宿舍,还通过班会、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宗教教育、管理制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24. 9月17日,数理学院大一新生应学校安排正式拉开了军训的帷幕。烈日下“迷彩战士们”站军姿,练踏步,学战术、唱军歌……他们英姿飒爽,散发着年轻的气息与蓬勃的朝气。此次军训为期13天,他们从不叫苦、不叫累,没有任何抱怨。正如他们的口号一般“山有猛虎,水有蛟龙,数理学院,卧虎藏龙”,这次军训不仅了磨练了他们的意志,也展示了他们的个性与风采。9月29日上午迎来了最后的军训会操表演,同学们铿锵有力的动作、整齐划一的步子、团结嘹亮的口号为这次军训画上圆满的句号。相信,这次的军训会让他们受益匪浅,也会成为他们大学生活乃至以后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25.在新学期迎新生活动中,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发扬雷锋精神,派出60名精兵强将,帮助新建学院—医学院顺利完成198名新生注册报名工作,派出30名自愿者协助学生工作部(处)老师到动车站,冒着大雨,出色完成迎接新同学的重任,外派的同学工作认真负责,获得一致好评。